近日,必赢“绿水可望,岁月可为”实践活动落下帷幕。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都取得了意义非凡的收获。
一、实践目的:
(一)见证祖国百年征程,坚定“强国有我”历史担当
本项目是“青年观察家”主题下的三下乡实践项目,希望能够通过青年人的视角和行动,深入社会领域,观察、分析并探讨社会现象、问题与发展趋势,在实践中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
(二)了解汾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深入了解汾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现状,包括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恢复、河岸生态系统重建等方面的进展。实践团队计划通过实地考察,全面把握近年来汾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成效与挑战。
(三)考察基层治理工程实施,展望共同富裕美好社会
本次实践将重点考察基层治理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关注社区自治组织、网格化管理等创新治理模式的运行情况,评估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等的实施进度和实际效果。
二、实践过程
(一)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项目考察
在实践的第一阶段,实践团队重点考察了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项目。首先与介休市水利局“汾河治理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项目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生态治理工程的基本情况、治理目标、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效。
(二)水体整治系列活动
随后,实践团队在现场与生态治理工程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采访,通过交流可知,“一泓清水入黄河”攻坚方案实施七大类重点工程,极力达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目标,为全市“一泓清水入黄河”贡献水利力量。
之后,实践团队参与了河道清理志愿服务活动。在汾河百公里生态修复介休段,这项工作虽然辛苦,但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最后,实践团队去往污水处理厂,了解智慧水务的运行和管理。通过实地观摩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成员们对智慧水务的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
(三)基层治理工程实地调研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重点调研了介休市东南街道办事处基层治理工程的实施情况。从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到安静祥和的居民小区,从绿意盎然的公园绿地到整洁有序的背街小巷,通过亲身体验,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城市治理工程带来的巨大变化。
(四)老旧小区改造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基层治理的实际效果,实践团队走进了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以拆促改、一区一策、民主共建三大措施齐头并进,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提高居住质量和生活质量,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也促进城市均衡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老旧小区改造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
三、实践心得
(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汾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是一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实地考察中,我们看到了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采取多项措施来实现这一平衡。
(二)基层治理的重要性与挑战
社会治理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压舱石”,没有高质量的社会治理效能,就谈不上共同富裕美好生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基层治理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青少年的角色与责任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在此次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要角色和责任。青年不仅是国家问题的关注者,更应该成为接续奋斗的践行者和创新者。
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将自己对中国梦的追求化作一件件身边实事,在实践中增强建设国家的使命感,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在走访、调查和数据分析过程中,团队成员学会了如何有效收集和处理信息,如何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增强了成员们的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是政府和专业人士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积极行动起来,成为环保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力量。